首页 动态 > 内容页

全球焦点!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人的现代化

时间 : 2023-06-17 03:07:54 来源:党建网

【导读】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本文从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寓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中、新征程上着力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实现形式三个方面,对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解读。

全文共2929字,阅读约需7分钟。

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人的现代化


(相关资料图)

白茂峰

党的二十大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解答了当今世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现代化之问,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些重要论述从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角度无不指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人的现代化,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唯有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性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家财富两极分化的资本逻辑,把人的现代化置于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既激活“资本的文明面”,也有效遏制资本向政治、社会和精神文化领域无序扩张,着力通过国家引导、规范资本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弥合了人的逻辑和资本逻辑的分裂,为化解资本的生产性矛盾,避免现代化发展陷入资本权力化和资本形而上学的窠臼进行了新的探索,实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性突破。例如,蕴含着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的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技术基础;通过教育、人才、科技的一体化发展提升人民能力和素养,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满足人民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维护人民从生命财产安全到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等现实需求;通过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等等。这些重大战略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不同维度和层面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和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在这一现代化崭新图景下,人民不再是资本增殖剥削的对象,真正成为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体,成为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最坚实依托和最强大底气。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寓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中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线”和“面”的关系,是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从纵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虽然各有侧重,但自始至终贯穿其间的一条内在价值主线和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人的现代化,体现着现代化为了人民、现代化依靠人民、现代化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发展逻辑。从横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意味着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在社会的全面进步下每个人将享有现代化发展成果,同时意味着随着人口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人力资本优势将不断增强并转变为人才红利,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对人的规模性的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以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塑造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实现了对人的现实性的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协调发展,更突出强调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在统筹兼顾中促进人民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实现了对人的全面性的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将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实现了对人的自然性的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理念,主动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实现了对人的世界性的塑造。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外在表现,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在不同维度的微观呈现和具体展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存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中,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基本路径和实践方式,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人的现代化这一本质。

新征程上着力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实现形式

丰富制度形式。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破除一切妨碍人的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聚焦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快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并能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先进制度体系,有效拓宽人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渠道。同时以此为前提,将个体的人置身于社会关系之中,使人不断突破固有的社会关系,进而根据自己意愿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力,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社会治理、稳定的社会秩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环境和条件,为提升人的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教育形式。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嵌入民生工程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以及更充分的就业,使知识转化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力量。优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及管理体系,把思想道德育人、文化知识育人、社会实践育人和艺术育人贯穿到人才培育全过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全面的教育方式真正提升人在身心、精神、个性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

拓宽国际参与形式。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海纳百川、平等谦虚的态度广泛吸收借鉴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与实践经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优质打造标志性工程,形成一系列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同时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形成多元互助的人文交流大格局,不断扩大各国人民的理念契合点和利益汇合点。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全球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坚持扶贫减贫、疫病防控、难民救助等全球事务上由各国人民共同商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为提升人的现代化水平搭建广阔的国际舞台。

来源:党建网,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监制:苗遂奇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

责编:王 寒 赵明月

校对:赵瑞熙

制作:王 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