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 内容页

天天观热点:「西湖副刊 · 石头记」苏小小“慕才亭”的楹联往事

时间 : 2023-06-30 05:24:57 来源:杭州日报

西泠桥畔,苏小小墓上覆着六角攒尖顶亭,这里就是“慕才亭”。

“慕才亭”是西湖上的名亭,亭内六根石柱上,镌有十二副楹联,都与苏小小的故事有关。“慕才亭”始建于何时,为何人所建,那几副楹联又出自何处?都引发了我的兴趣,为此,我做了一些粗浅的考查。

200多年前 苏小小墓已在西泠桥畔


(资料图)

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第六次南巡,至西泠桥,他写了一句诗,“堤傍三尺堆黄土,闻道其人亦姓苏”,说明此时西泠桥畔,已有苏小小土坟一座。

道光二十二年(1842),时年五十岁的特依顺(字鉴堂),出任杭州将军。史料记载,“特依顺,文武兼备。”他到杭州后几个月,曾任广西、江苏巡抚的闽籍官员梁章钜也来到杭州。两人“乡谊甚笃”,同游西湖山水。当他们来到西泠桥时,看到一座破败不堪的坟墓,碑刻“钱塘苏小小之墓”,梁章钜惋惜地对将军说:苏小小是才女,他很仰慕苏小小。

道光二十六年(1846),特依顺调离杭州。咸丰八年(1858),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游西湖后,在他的《漫游随录·西泠放棹》一文中写道:“苏小小墓在孤山麓,绕孤山行数百步即是。近为特鉴堂将军所修治,建亭其上,题曰:‘慕才’”。

由此可知,鉴堂将军不只是修好苏小小墓,还建了“慕才亭”。

凭吊芳冢 曾镌刻了十二副楹联

“慕才亭”建好后,清末至民国时期,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凭吊芳冢,题刻楹联。

绍兴人孔惠,是孔子的后裔,官至嘉兴祭酒(注:中国古代掌管教育的官职)、主簿等职,游西湖瞻谒苏小小墓。他集李商隐诗中“花须柳眼浑无赖”和杜甫诗中的“落絮游丝亦有情”两句,合成一副楹联。

也有古人从《咏苏小小》的诗中,将“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镌于亭柱上。把苏小小喻为“金”“玉”。

在《西湖楹联》—书“慕才亭”篇,还收录了“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等六副楹联。

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开幕前夕,省政府主席张静江、杭州市市长陈屺怀在整治西湖时,将苏小小墓覆以水泥圆顶,“慕才亭”亦修葺一新。嗣后,不断有“慕才”者在“慕才亭”柱上题刻。

甘肃人黄文中,1931年来到杭州,寓居西湖俞楼,他在饱览湖山秀色的同时为西泠印社、灵隐寺、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湖心亭等十几处景点创作了17副楹联、匾额,也为修葺一新的“慕才亭”题刻了“且看青冢留千古;漫道红颜本暂时”的楹联。

1948年,“慕才亭”六根石柱上的二十四面,已经镌刻了十二副楹联。

上世纪五十年代,父母亲常携年幼的我到西湖边,在“慕才亭”品楹联,赏书法。

找齐了十二副楹联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在苏小小墓原址上,复建了“慕才亭”,匾额为姜东舒先生所书,将“花月其人可铸金”改为“风月其人可铸金”。

2004年6月,市有关部门决定重修苏小小墓和“慕才亭”。8月4日,市园文局“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下文称“北保办”)的江志清先生与我联系,希望我能提供苏小小墓的老照片,以及“慕才亭”上十二副楹联及其位置的排列。我当即表示:当尽力而为。我年近九十的老父亲丁肃君也为此作了回忆梳理。

后来,“北保办”又收到梅苑宾馆包起良先生寄来的几副“慕才亭”楹联,终于找齐了十二副楹联。

而后,市园文局召开了“慕才亭”楹联的专家论证会,会上决定:文句,一字不改;旧联,一副不少;楹联请国内书法家书写。但对“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这副楹联的位置排列,还要作进一步考证。

9月14日,刚刚参加过苏小小、武松“两墓”的封顶仪式后,我在逛吴山收藏品市场时,看到一张摄于苏小小墓的老相片,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这一行楹联,在相片中清晰,这让人欣喜不已。

9月23日,市园文局和“北保办”的相关领导及楹联专家王翼奇、吴亚卿与我一起来到“慕才亭”,对十二副楹联的文字和位置排列,再次作了校核。王翼奇先生讲,旧时的十二副楹联排列是有先后的,这次是“白纸”上重绘,尽可能符合楹联排列的规范要求,这对游客亦易于品赏。这样,十二副楹联原汁原味地重镌于“慕才亭”内。

落笔如昨,心有所抒,我不禁写下:“六朝早已逝,韵事著西泠;湖山留胜迹,聚在慕才亭。”

x